第四百二十八章 道心交感(2 / 2)

剑出华山 血沃天涯 1822 字 2021-08-29

凝视着那处大岛岸边的几只梅花鹿,体悟着它们一低头一扬颈所展现的优雅灵动,石之轩不由感慨丛生。

此方山水确实钟灵毓秀,特别是清明时节的独特清净气机,在刚刚二人以目光交接的一瞬,更是堪称“天时地利人和”交汇于一,不经意间竟使得二人均透过对方的精气神‘躯壳’,而感触到对方的道心真灵。

这种只会在两个玄门高人之间相交知己、真心深爱或决一死战到了巅峰时精气神纠缠紧锁才会出现的情况,却在刚刚毫无征兆的发生了,完全出乎两人的预料。

真是人生总有意外和惊喜!

好在石之轩心志坚如磐石,及时抽“心”而出,转移精神意念,否则若是二人继续沉浸在那种道心交感之中,他固然能够不住攫取宁道奇的道境感悟,可宁道奇同样能够获知他的道境真意。

而且是根本掺不得假的!

果真如此,先不说两人中谁吃亏,就说他三世为人的丰厚“积累”,在宁道奇眼里便再无秘密可言。

那可呜呼哀哉!

宁道奇同样心绪难平,一时间低垂眼帘,默然不语。

尽管两人间的道心交感仅止短短一瞬,他只“看到”到对方道心的模糊轮廓既混沌圆融,又变幻奇诡,根本未及细细参详其中深藏的无穷玄机,却已深感非同小可。

只可惜对方不愿敞开心扉,任其自然的尽情印证,否则他可以肯定,彼此定会因此而一齐道行大进,彻底于【炼神还虚】之途登堂入室。

错过这次,之后再难有此天赐良机!

念及于此,宁道奇复又抬起视线,倾注在石之轩气度凝然的俊秀侧脸,暗暗感慨:人心之间的芥蒂何其无谓,门户之见何其狭隘,怎及得上互通有无、道法精进?

然而即使如此奇人高士,亦不愿从其本心,与我交感印证,实在可悲可叹!

罢了,罢了……

若我不能谨守得失不萦于怀的淡然心境,又如何如庄子般逍遥自在?

【炼神还虚】固然难得,然而即使此次藉由与对方相互印证而一举登入【炼神还虚】,却也依然离着【炼虚合道】白日**飞仙尚有天堑之遥!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,唯有苦修不辍,精诚所至,终有金石为开之日……

毅然摒弃杂念,心湖重归止水不波的澄澈,宁道奇立时感应到石之轩身上缭绕着一种玄之又玄的宁静感觉,不由微微一愕。

须知如两人这般触及甚或半步【炼神还虚】的层次,纵然随随便便的卓立,亦是精气神返璞归真,圆满无漏,怎会气息外泄?

除非……除非这气息不属于他本身,而是源于他身上所携带的某个事物!

世间奇珍异宝虽多,但若论玄之又玄且能镇定心神、助益禅定,还令对方这等高人难以遮掩其气息之物,唯有传说中的和氏璧!

三大圣僧在栖霞寺失了和氏璧之事,在佛门高层间算不得多隐秘,且迁延日久,宁道奇身为资深佛门友人,自是有所耳闻,却不料在此恰逢盗得宝璧的魔门邪人。

他貌似与世无争的天真眼神微一闪烁,淡淡道:“看石兄所来、所往的方向,该是对千里岗群峰情有独钟?”

这点并不难猜,石之轩毫不避讳的承认道:“不错!”语气中透着若有若无的隔阂。

宁道奇抚须微笑道:“那石兄可是有眼福了!

去岁老夫也曾在千里岗悠游观景,其山势绵延,大部分地段都高在三百丈以上,具南北屏障之势。

值此清明时节,冷热气流交替频繁,在信安(衢县)一带,于上午巳时许,若是登上山腰或山顶,即可以看到山下气候突变:浓云密布,狂风猛作,雷电交加,大雨倾盆,气象万千。自下而上,为时不长。

或瞬间,大雨可能下到头上,或片刻,风消云散,艳阳当空,此一派自然景观,直令人如临仙境。

惜乎物极必反,福兮祸所寄,祸兮福之倚。

同样也在清明前后这一季节里,千里岗南麓的西端,也是龙旋风的发源地。龙旋风所过之处,飞沙走石,拔树倒屋,往往使得周遭百姓伤亡不轻,损失惨重……”

说着摇头轻叹,闲适自若的面庞涌现出悲天悯人之色。(未完待续。)